就是学习初心的问题. 我前几周连续发文,比如学历越高越难找工作,是不是我们就不鸡娃了?比如你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学习? 这些文末会附上链接.
治大国如烹小鲜. 很多东西是相通的.比如我们的学习和治国一样是一场长跑甚至马拉松,绝不是简单的三个四百米加起来(小学、初中、高中)。那么就要求大家不要这种运动式的大干快上。昨天3个孩子为违法的要开除公职,今天生3个娃就是民族英雄,为国生娃。
几周前别说阳了,即使密接都还是民族罪人,要连累一个楼栋甚至全部小区被隔离。现在阳了都不需要申报,可以不戴口罩到处乱逛,包括去超市、理发店等地方。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。这种其实真的很伤身。我和娃说,你老爸快50了,如果未来20年这种运动来回搞几次,你老爸就肯定是古稀之年就去西方极乐世界了。就算同为中国的一部分,HK就比这个好得多。阳了必须上报(国内是完全不知道你是否阳了。就以我的例子来算,我阳了前一天做了核酸是阴性。第四天核酸也是阴性。理论说我在数据库里就是阴性。所以现在疾控中心每日公布的数据几乎是笑谈毫无意义)。上报之后政府会发一个大礼包(各种常见药物。新加坡据说还发简易血氧仪,血氧好的就在家吃药休息,不好的立刻住院)。而且还有规定,如果是群租房无法隔离的,政府给你搞定免费宾馆去隔离。能在家的就在家。
对我们孩子的学习也是如此。千万不要运动式鸡娃,这样其实很伤身。我现在发现小娃的教育是两个极端,要么彻底躺平,而且她躺平了还不能看到别人发不躺平的文章。比如昨天这位
要么则是闷头瞎鸡,还在搞“学不死就往死里学”这个30年前的老套路。前几天,据说大领导准备允许教培行业重新回来了,俞敏洪老师表示情绪稳定。
其实,你只要想清楚了,鸡血还是佛西,清零还是共存,一胎还是两胎还是三胎都没问题。但是要想清楚了,要循序渐进。共存是必然的,但是我没让你不准备任何医药资源的情况下立刻共存啊。孩子的青春年华读书也是必然的,但是我没让你闷头瞎搞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啊。
越是乱哄哄的年代,家长心里越要有谱。整个12年的学习绝对是长跑而不是几个短跑相加。否则我们这个一路平行班的孩子也不会进入北大、小学在盛大的时候,当年是一头一尾(1和6)是好班,我们是平行班,甚至一度都是计算机老师做班主任。华育四年也都是平行班,上中3年还是平行班。小学阶段没啥分班考就不谈了,但是初高中都在平行班,说明确实不是偶然。实力就那样,但是我们虽然每日进步一点点,但是整体方向是对的,那么这个长跑的时间越长,我们的优势就越大。因为我们不搞运动式鸡娃,今天往东,明天180°转弯往西。整个12年,我们数学补课就从来没去上过高一个年级的课程,都是同年级的,但是不妨碍高考144分。
这种模式中间过程很吃亏,我记得很清楚,初三上学期国庆节,参加了北半区某个机构组织的四校神秘考,考得成绩很一般,属于交附平行班垫底的水平,当时是四校分好班可以保证,四校华二和复附不一定能上,交附平行班问题不大(按照和往年的对比)。原因是为啥呢?就是因为华育校内也不超前。我们也不超前。北半区的那些学校超前很厉害,十月份的卷子都是全初中内容,娃表示物理化学很多都没学过,名次都看不懂。但是等到寒假报了这家机构的几次冲刺班之后,寒假结业考的成绩就已经大大进步了,这个名次其他三校随便去了,虽然好班不一定(华育去上中只要看年级名次,不需要这些,但是华育的娃想去其他三校,其他渠道还是要注意些的。上中和任何机构都没有什么合作关系,外面的人想去上中也没有机构可以去)。
但是即使不谈语文超常发挥,即使我们正常发挥,也是复交随便点菜的水平。也完全可以说K12教育大获成功(当然了,进了清北就知道平台确实还是不同的)。
到此很长了,我不再多展开了,就给大家一句话(做起来很难,听起来很简单):坚持初心,讲究科学,循序渐进。不要运动式鸡娃,否则真的很伤。
所以,你就能明白,为啥有的国家看起来效率很低,但是几百年基本都一直在进步,虽然进步看起来步伐很小,但是拉长了看就不得了。也有的国家在短期内能爆发很强大的力量,但是一段时间后回到原点甚至还在坐标轴的左侧(负数)。大家可能无法相信,明朝时候的炼钢技术连800年前的唐朝都不如.每个朝代循环一次后在全世界的排名就下降一个档次。